医药数读

中国现代的五大医学发明

2016-07-28 17:16:51 来源:AME 作者:王毅翔

20 世纪的医药发展取得的成就令人印象深刻,中国自辛亥革命以来(1911 年以后,即中国现代)的西方的重要医学发明成果屈指可数。本次调查旨在选出医生心目中中国现代大陆地区重要的医学发明。

重要原创医学发明需为:

  • 具有实用价值,能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 不只是引进西方的技术,但可以包括对于现有的西方技术进行重大改良;

  • 不应只是重要的理论发现而对提高医疗服务无直接效益;

  • 不应只是以发表高分文章为目的;

  • 通常不包括大规模的群众运动。

近 7 成医生认为中国现代有重大医学发明

参加本次调查的 1513 位医生中有 67.7% 能够说出至少 1 项重大的医学发明。

blob.png


票选最高的 5 项医学发明

本次调查投票选出的前八位提名中,作者认为由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和北京大学三个单位合作完成的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1965 年,473 票)及汤飞凡教授用卵黄囊培养沙眼衣原体(1957 年,39 票)均属科学成就,而不是医学创新发明,因其未能即时有利于医疗健康。针刺麻醉在调查中获得 7 票,但因其效果有限未能在临床广泛使用,故亦未能计入重要原创医学发明。

故本次调查结果选出的 1911 年以来中国大陆五大医学发明分别为:

  1. 青蒿素用于治疗疟疾(523 项目团队,1972 年);

  2. 三氧化二砷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张庭栋及其同事,20 世纪 70 年代);

  3. 断肢再植(陈中伟及其同事,1963 年);

  4. 全反式维甲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王振义及其同事,1988 年);

  5. 伍氏口罩及鼠疫防治(伍连德,1910 年)。

blob.png

总结

本研究有一些局限性。我们要求参与者投票提名重要创新发明,然而「重要」是主观的判断。我们没能仔细研究只有一个提名的项目。还有些重要发明可能有待于中国医学行业的进一步确认。

青蒿素治疗疟疾和三氧化二砷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等都是非常有意义的杰出贡献,但就中国的人口基数及经济规模而言,中国总体成就相比欧美国家并不出众。回顾历史,董洁林等在《从统计视角探讨中国历史上的科技发展特点》一文中总结道:

  1. 中国历史累计技术创新项目约占世界总量的 5.8 %,相比北美和欧洲差距甚远,也逊于中东的一些国家;

  2. 中国历史科学活动和成就少于人类总累计数的 1 %;

  3. 中国历史上的技术创新,时间上从春秋战国到宋朝期间较活跃,宋朝之后(1300 AD 至今),技术创新几乎完全停滞;

  4. 欧洲地区自公元前 500 年开始,科技活动就较活跃,科技成果一直超越中国。

Charles Murray 所著的《Human Accomplishment: The Pursuit of Excellence in the Arts and Sciences, 800 B.C. to 1950》也明确表述了类似的结论。他指出:人类发展至今天这样,多归功于欧亚大陆西北部的一小部分人在数个世纪所内创造的辉煌 。

尽可能认清中国的相对优势和相对弱势十分重要。这将有助于中国做出正确定位并向正确的方向前进,从而弥补和克服中国相对的弱势。Charles Murray 指出:历史已经说明,一个出巨人的年代,也是出「亚巨人」及其它人才辈出的年代。因此,虽然可能有例外情况,在写本文时作者悲观地认为,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中国也不太可能在医学上作出一连串的原创性巨大贡献,也不太可能会产生许多生理医学的诺贝尔奖得主。如果有可能,也许同日本一样,会先有物理学及化学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参照之前日本及韩国的经验,中国的公司可能会在机械制造和电子工业方面做得更好,而不是创新制药及生物技术。当然,作者承认预测将来是非常困难的。未来的发展只有在实现的那一刻,才会知道最后结果。(注:本文写在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之前。)

作者声明:

  1. 本次研究主要目的并非精确记录近代中国的医药发展史,而是记录本次投票提名。因此各个项目的参考文献引用上可能存在一些不均衡。

  2. 除自己国家创新发明外,作者也认为及时将西方先进技术引入中国也同样重要,并且能节省自我研发成本。

  3. 本文作者认为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1965 年)以及汤飞凡教授的沙眼衣原体培育(1957 年)是科学成就而不是医疗发明。由于作者在合成化学和微生物学知识方面的局限性,未能完全诠释这两个科学成就的重要性。此外作者钦佩汤飞凡教授为中国医疗事业做出的巨大贡献。

  4. 本文中文版从英文版节选翻译而来,如与英文版有歧义,以英文版为正确解释。


数据来源:AME 科研时间


编辑: 王毅翔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请先 登录注册

dxy_yh0wag09

%3Cscript%3Ealert(test!)%3C%2Fscript%3E

顶(0) | 踩(0) | 回复 发表于2024-05-15 23:05:57